科室简介
急诊科现有医护人员18人,均具备有丰富的重症急救和大型综合创伤的抢救经验。科室人员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重点突出急、快、准的特点,24小时接诊,随时为患者服务。主要针对呼吸心脏骤停、休克、严重全身创伤(颅脑、胸腹、脊柱、四肢)及骨折、烧伤,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危象、脑梗死、脑出血及其他各种昏迷、抽搐、急性中毒等急诊的急救诊治。

急在分秒之间,救在生死边缘


对于急诊人来说,一天不仅仅是24小时,更是1440分钟,是86400秒。因为他们每一天只做一件事:分秒必争!医院作为成都市120院前急救网络医院,从接到电话到派出车辆,只有短短2分钟时间,急诊人必须时刻紧绷神经,以最快的速度与生命赛跑,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分秒之差,一个生命就可能结束。如果说 120 是城市的‘生命线’,院前急救人员就是生命的‘守护神’,他们 24 小时值守,每秒都在待命,每天都在战斗!
规范制度流程,强化团队建设


医院急诊科不断规范制度流程,尤其是规范重症病人救治流程,重视对病人的评估,同时,不断加强了业务学习,开展了呼吸机、除颤仪等急救设备的专题培训,注重考核确保培训效果,通过组织演练,提高对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目前急诊科已有6名医生和10名护士分别取得美国心脏协会(AHA)认证的高级生命支持(ACLS)证书和基础生命支持(BLS)证书。
守护群众健康,承载“抗疫”使命


医院急诊科在医疗战线上地位特殊,面对疫情,他们需要双线作战,既要规范核酸采集室,加强院感防控和细节管理,做好“应检尽检”人群和黄码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又要完成疑似密接及次密人员的及时转运,同时还要全力救治危重急诊患者。在疫情防控面前,急诊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无一退缩、坚守岗位,始终致力于护佑辖区百姓的生命健康。
培训急救技能,彰显社会责任


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也是挽留生命的有效途径。掌握熟练急救技能知识的急诊科医务人员,主动担起这一社会公共责任。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定期深入辖区村(社)、中小学进行急救知识科普宣传和培训心肺复苏技术、海姆立克法等急救方法。2021年组织参与各类医疗急救技能培训20余次,力求所在辖区居民应急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全覆盖。急诊科应急救援医疗志愿服务队和护士长尹豪分别被成都市红十字会授予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及优秀志愿者。
完善体系建设,促高质量发展


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以及院内多个学科共同合作所构成的紧急救援医疗体系是医院急诊科建设不断追求的目标。目前医院正在稳步推进胸痛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启动以来不断优化流程,积极整合有效资源,着力构建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持续开展各项建设工作。急诊科将以胸痛中心创建为抓手,不断完善自身急救体系,让急诊急救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再度提升,赋能科室及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汗水结出硕果,心血汇成丰碑,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团队在生命面前从未懈怠,他们将继续用满腔赤诚和医者仁心诠释白衣战士的神圣职责与使命,为生命扬起绿色的风帆。